江南JNSport体育

社保新规将落地:零售业的危与机

2025-08-21 04:22

  “一个员工社保总成本2000元,4个员工一年就是近10万元,这已经超过了店铺的净利润。”在北京经营小超市的张华(化名)无奈地算完账后,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:9月前裁撤全部员工,请老家亲戚帮忙,待春节后看具体执行力度再决定是否继续经营。这不是个例,随着9月1日社保新规正式实施,全国数百万零售从业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。

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,自2025年9月1日起,所有用人单位——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小微零售店,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“五险”,任何“协商放弃”或“自愿不缴”的协议,“一律无效”。这意味着零售行业长期以来“不缴社保、多发现金”的默契将被彻底打破。

  此次社保新规的核心在于彻底堵死规避社保缴纳的灰色空间。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法研究所主任金英杰教授的解释:“新规把社保从‘约定优先’改成‘强制优先’,等于彻底堵死了企业用协议规避责任的路子。”

  “自愿放弃”协议一律无效:无论用人单位与员工是否签署书面协议,诸如“以现金补贴代替社保”或员工自愿签署的“放弃社保承诺书”,均属违法,不具备法律效力。

  违规后果严重:若企业未按规定缴纳社保,员工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(按工作年限,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)。同时企业还需补缴社保、支付滞纳金,甚至面临最高5万元罚款。

  覆盖所有用工主体:政策首次明确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强制缴纳范围,解决了长期以来小店社保缴纳的模糊地带。

  以济南市为例,从2025年9月起,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3980元/月,按照单位与个人合计24%的费率计算,雇佣1名员工每月最低需缴纳社保费用955.2元。而在北京,按照最低社保缴费基数7353元计算,哪怕员工月薪只有5000元,单位每月至少要为每位员工承担约1950元的成本。

  对利润本就微薄的小店而言,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。经营社区便利店的王老板店里有两名员工,按照当地社保最低标准缴纳,每月需多支出近2000元,一年下来新增成本高达2万多元。

  零售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低毛利传统行业,尤其是小微零售店和个体户,社保缴纳率长期处于低位。这种现状背后有着复杂的现实原因:

  零售行业本就面临“三高一低”压力——高房租、高人力成本,高流动,低纯利。许多小店主直言:“以前没缴社保,老板能省点成本,现在他们不是不愿意缴社保,而是不知道这笔钱该从哪抠。”

  一家10人规模的小型零售企业算了一笔账:若员工平均月薪为4000元(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为3000元),此前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时,企业每月社保支出约为1.5万元;合规后,按4000元基数缴纳,每月支出增至1.8万元,涨幅达20%。对于这家勉强维持盈亏平衡的门店,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门槛。

  许多零售业基层员工(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)更看重每月实际拿到手的现金,常主动要求“不交社保,工资给高点”。这种现象源于多方面因素:

  社保合规化将直接导致零售企业人力成本普遍上升15%-20%。对于本就薄利的零售业,这一增幅足以改变盈利模式:

  小店生存危机:经营烟酒店的王娟(化名)每月纯利约1万元,若为两名帮工和自己缴纳社保,每月多支出4000多元,“相当于利润直接缩水近一半”。

  连锁企业压力:即便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也难言轻松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部分拥有上千家门店的连锁品牌,往往仅在总部层面江南JN体育实现全员参保,大量一线门店尤其是加盟门店的员工社保仍未完全落实。

  不合规小店退出:无力承担合规成本的小店可能选择关门,如前述北小超市的案例。

  品牌企业优势凸显:规范化运营的头部企业将获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,改变以往“A企业交社保、B企业不交”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。

  市场集中度提升:行业将迎来一轮“合规洗牌”,不规范经营的门店被淘汰,市场集中度提升,行业整体向规范化、品牌化迈进。

  技术替代加速:无人零售模式迎来发展契机。相比传统零售门店需要雇佣大量员工并承担社保等人力成本,无人零售在这方面具备明显优势。

  面对社保新政,零售企业并非无路可走。以下几种策略可帮助企业在合规前提下降低成本:

  仅需缴纳工伤保险,无需承担其他四险,可口头约定,无需经济补偿金适用场景:理货员、保洁、临时促销员等辅助性岗位。操作要点是签订《非全日制用工协议》,明确小时工资(不低于当地最低标准),工资结算周期不超过15天。

  可剔除项目:医疗补助、丧葬抚恤费、生活困难补助;托儿补助、独生子女补贴、取暖/防暑降温费;工作服清洗费等可不纳入缴费基数。

  操作策略:适度降低固定工资比例,增加“免税福利”占比。但需修订《薪酬管理制度》,明确福利费发放标准,并留存发放凭证。

  自动化社保流程:系统自动获取员工工资数据,计算社保缴费基数,实时同步政策变化,避免人工错误导致的滞纳金和罚款。

  集中管理优势:对连锁零售企业,人事系统实现总部统一设置社保标准,实时监控各门店缴纳情况,避免“标准不统一”问题。

  数据驱动决策:分析异地员工成本结构,识别“成本过高的地区”,优化薪酬设计。

  某零售品牌使用人事管理软件后,HR处理异地员工社保与个税的时间从每月10天缩短至2天,人力成本下降了40%。

  无人零售模式的优势在新规下更加凸显。以无人便利店为例,仅需少量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补货,相比传统便利店人力成本大幅降低。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标准化商品销售,在社保新规导致传统零售人力成本飙升的背景下,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。

  共享用工平台也成为新选择。零售企业可与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合作,在销售旺季灵活调配员工,避免固定员工过多带来的社保负担。

  社保新规的实施,短期来看确实会给零售行业带来阵痛,部分小微企业甚至可能因此退出市场。从长远看,这却是行业走向规范化、健康化的必经之路。

  一方面,政策保障了零售从业者的基本权益,使他们在医疗、工伤、失业、养老等方面有了基本保障。另一方面,也促使企业通过管理升级、技术投入和模式创新来提升效率,而非依靠规避社保等低成本竞争手段。

  随着政策落地,零售行业将迎来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:无人货架悄然占据写字楼角落,智能便利店24小时运转,灵活用工平台精准匹配人力需求。这些变化,正在重构零售的本质——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。

  社保新政不是终点,而是零售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。那些能够主动拥抱变化、积极调整策略的企业,终将在变革浪潮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人民日报发文所谓“全民强制社保”,不可误读政策、误导公众,并非现在才“强制”亦非覆盖“全民”

  56岁于谦现状:烟不离手,住600平豪宅、养2300的鱼,4人吃八个菜

  女演员滕泽文称已“进冰箱”,疑似被于正雪藏,于正否认:别为了红没有底线年没转正,递交辞职信当天,校长接到教育局电话傻眼了

  Robotaxi迎来“iPhone时刻”:现在购买带方向盘的汽车,无异于在2006年选择“黑莓”

  “努力睁开眼睛看世界吧”,新生儿努力用手扒开眼睛,网友:欢迎来到这个世界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 谷歌地图 百度地图